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短距离射频识别无须人工干预,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应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ID应用于零售业的好处是RFID条形码技术的运用使得数以万计的商品种类、价格、产地、批次、货架、库存等信息透明化。
目录
1、RFID生产线管理方案简介
2、RFID生产线管理具体应用
3、信息管理实时有效性的处理
4、制造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5、生产物流管理中的RFID技术应用
6、进行准确的信息跟踪
7、大型制造企业实施RFID的建议RFID技术的应用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前景
8、RFID生产线管理方案特点
RFID生产线管理方案简介:
通过采用RFID技术,系统能够自动采集生产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为生产管理者提供生产线所有工序环节的“实时数据”,并且能够结合各工序设备的工艺特点和相关的工艺、质量指标参数,进行各生产重要环节的工艺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等生产信息的在线监测和分析,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工序、成品工序的计量、仓储的出入库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集成,从而做到对生产操作进行自动实时跟踪,可有效地对各生产岗位进行监督、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工艺参数的执行率进行监督。
RFID生产线管理系统采用电子工票取代传统的纸质工票,为生产流水线上的每一个单品工件使用一张RFID电子标签,在每个工位上安装一台RFID读卡器。当工人每完成一次作业时,系统通过RFID采集设备自动将工件的信息直接发送到电脑系统,系统自动完成计件工资计算和各种生产统计工作,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RFID生产线管理具体应用:
为了生产出质量更好的产品,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达到ISO 9000的要求,制造商们都更加仔细地跟踪产品信息和喷量控带lJ流程,这就要求制造商们实施RFID。
RFID 正在进入制造过程的核心。通过在工厂车间层逐步采用RFID技术,制造商可以直接且不间断地获取从RFID捕获的信息并链接到现有的、已验证和工业加强的控制系统基础结构,与配置RFID功能的供应链协调,从而不需要更新已有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和制造信息系统(MIS),就可以发送准确、可靠的实时信息流,从而创造附加值,提高生产率和大幅度地节省投资。
信息管理实时有效性的处理:
对于制造商来说,来自生产线及时而准确的反馈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以往只能等生产结束后, 才能结算统计出这些信息,费时费力,有时难免出现人为的错误。
如果在生产线各个节点安装RFID识读设备,并在产品或托盘上放置可反复读写的RFID电子标签。这样,当这些产品或托盘经过这些节点的时候,RFID读写设备即可读取到产品或托盘上标签内的信息,并将这些系统实时反馈到后台管理系统中,制造商就能很轻松地及时了解生产线的详细工作情况。而且再将RFID和现有的制造信息系统如MES、ERP、CRM 和IDM 等结合起来,就可建立更为强大的信息链, 以此在准确的时间及时传送准确的数据,从而增强生产力、提高资产利用率以及更高层次的质量控制。
制造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由于RFID可提供不断更新的实时坝代商业 MODERNBUSINESS数据流,再结合制造执行系统,RFID提供的这些信息能保证如何正确使用劳动力、机器、工具和部件。有了这种及时且准确的信息管理,无纸化、合同化生产即成为可能,并且,可大大减少生产线停机现象,提高生产效率。
如有一批甚至数批合同产品,需要使用同一生产流水线进行加T生产,但只是在某些零部件略有不同。以往的生产方式,只能采用先生产同型号的产品后,将生产线停机,进行调整后再生产另一型号的产品,这样就造成了损失。
通过实施RFID系统,可将不同型号的产品进行编码,并写入RFID电子标签内。当不同型号的产品进入加工点时,RFID读写设备通过读取RFID有源电子标签内的信息,从而使加工设备确认加工哪种型号的产品。若是有自动分类传送机,通过识别RFID标签,则可轻松完成产品的分类,从而将产品送人正确的生产线。
生产物流管理中的RFID技术应用:
制造业既包含了采购和销售,也包含着将低价值的物料转换成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制造。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和敏捷(Agility)是制造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而生产物流是制造业整个物流的核心环节。生产物流和生产流程同步,是从原材料购进开始直到产成品发送为止的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原材料、半成品等按照工艺流程在各个加工点之间不停顿地移动、转移,形成了生产物流。它是制造产品的生产企业所特有的活动,如果生产中断了,生产物流也就随之中断了,反之亦然。
借助RFID技术,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在制品上的电子标签使得生产计划管理人员能够对其迅速定位、了解原材料的耗损情况. 这将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RFID技术还能够对产品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帮助生产人员轻松掌握整个生产线的运作情况和实现产品的生产进度进一步加快。由于RFID的可读写特性,其可提供不断更新的实时数据流。与制造执行系统互补,RFID所提供的信息可用来保证正确地使用劳动力、机器、工具和部件。从而实现无纸化生产和减少停机时间,促进生产物流的顺利进行。
更进一步,将RFID与现有的制造信息系统如ERP、CRM等相结合,建立更为强大的信息链,并且实现在准确的时间及时传递准确的数据,从而可以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强生产力、进行各种在线测量以及支持质量控制。
进行准确的信息跟踪:
要符合FDA质量规范,则促使消费用包装品、食品、饮料等制造企业在其整个供应链中能精确地跟踪和追溯产品信息。如今,由于某个环节的疏忽,导致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入市场。这些有质量的问题,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厂方收回产品的消息屡见不鲜。由于有了RFID系统的帮助,有了准确且及时的信息反馈,使得制造商能快速查询到问题产品的生产日期、合同号、原料来源、生产过程情况,甚至可根据需要,精确到某个问题产品的信息。在制造业中的产品(托盘)识别、智能传送机路径选择、日期和生产时间验证、自动导引车辆、成批生产的配方等各个环节,应用RFID系统,可达到实时的信息管理、灵活的制造管理、准确的跟踪和追溯这些目标,并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生产效率,使生产管理更加灵活,最终使制造商受益。
大型制造企业实施RFID的建议RFID技术的应用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前景:
但是伴随着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实施这项新技术的巨大挑战。因此, 对于大型制造企业来说,在实施RFID技术之前,必须做好前期规划,为以后成功实施RFID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7.1成本/效益分析。
一份成本/效益分析报告对成功实施RFID非常重要。 当前实施RFID技术还存在诸如成本、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问题,一些企业对于实施RFID技术还处于观望态度;但是RFID技术可带来巨大的效益,包括间接效益,如提高客户满意度。这些都应该列入报告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投资收益分析。
7.2应用系统分析。
在实施之前,要明确部署RFID 系统在业务上的需求,并对这些需求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在开发部署RFID系统时的种种因素,统筹规别。规划做完后, 要将这一规划交到有真正 决定权的人手中, 以此确保他们会被真正贯彻实施。
7.3实施计划的制定。
结合应用系统分析报告,制定RFID实施计划。RFID项目的实施, 一般分为四个可行阶段的计划,逐步实现平稳缓慢的过渡。即:起步、测验和验证、试点实施以及真正实施四个阶段。对于大型制造企业来说,其关键在于如何使用RFID信息,实现与企业现有系统的信息整合,优化内部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尽管真正实施RFID并不容易,有时需要重组现有的生产线,进行高素质的员工培训,对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进行定期检验等等。但是,对于极具现代化企业管理意识的企业来说.应用RFID技术将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RFID生产线管理方案特点:
8.1可控性强,能精确规划允许数据采集的范围;
8.2标签内容可读写,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8.3提供信息系统获取实时数据的自动化手段;
8.4实现精细生产及准时生产;
8.5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8.6节约成本;
8.7生产瓶颈分析及报警;
8.8实时性高、安全稳定;
8.9实现产品质量追溯。